故事背景
英国作家伊莎贝尔•沃尔沃在其小说《古董衣情缘》中曾写道,“当你买了一件古董衣的时候,你不仅仅是在买面料和做工——你买的还是某个人的过去。”
从循环利用的奇思妙想到等待新主人的旧物,从零碳工业品到纯天然酵素,从婴儿玩具到大千书籍……在可回收物中转场域有着来自不同小区居民的过去,他们带来自己的“二手好物”转赠、售出、置换。这些承载满满情感的物品,在“宏大”的低碳主题下,被解构成无数生活细节,通过物品的漂流与交换,将不同人物的温暖与爱,用一根隐形之线紧紧链接在一起。
当旧物来到“新巢”
被“低碳生活”链接起的人间温情
“废物循环利用”也正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交友与生活方式,中器集团90后的员工文仪就是其中之一。她带来的闲置物品,总是能在办公室发挥良好效用,她认为,“让它们在有用的人身上,继续完成物品的使命。”有一次,她拿来大学时期关于视频剪辑的书籍,放在办公室图书角,供同事工作时参考取阅使用,同事纷纷表示,学习充电真的很需要。
她的行为带动更多同事们携带家中好物的热潮,有的人带来家中咖啡渣为办公室清洁空气,咖啡渣具有吸湿、除臭、清洁特性;有的人带来家中闲置全新笔记本、环保袋,与团队伙伴们相互置换、物尽其用,将二手好物的效能发挥最大值。
“越来越多年轻人觉得“低碳”是件很酷的事儿。”除生活中好物交换,低碳行为已逐渐融入90、00后的生活圈里,比如亚运会时实行的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比如日常咖啡店推出的自带杯优惠活动;比如更多人开始购买用废物循环利用制成的时尚单品、用渔网制成的墨镜、用塑料制成的相框、咖啡渣制成的服饰和背包……诸如此类,细微之举加上创意之思,打开视域,在年轻人的世界里塑造起全新的价值判断。
80后宝妈露露,则在中器集团与街道携手打造的“二手好屋”里,找到自家孩子的“乌托邦”。露露的儿子叶叶2岁了,她带着孩子来到“二手好屋”站点,叶叶几乎玩遍站点内居民们带来的所有儿童车,最后对一辆扭扭车爱不释手。于是,露露带来了家中的婴儿手推车来交换。“聚齐了各类宝贝的二手好屋,简直是宝妈的天堂!” 孩子成长是阶段性的,之前买的儿童用品如今堆砌在家已落灰,随着孩子年岁增长已无效用,弃之可惜,遂许多宝妈将它们送至“二手好屋”与大家共享。在“二手好屋”站点,宝妈们也留下了母爱的温暖印记。
“二手好屋”内的志愿者王阿姨,赠送露露和宝宝社区居民拿来的全新儿童专用N95口罩。王阿姨表示,“低碳环保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做志愿者也是希望在社区进行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二手好物置换的环节中,体会到绿色生活方式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关怀。”
环保科普、好物交换
中器助力居民“探宝藏”
在中器与街道联手打造的可回收物中转场域,有诸多低碳环保故事在这里发生。以闲置好物交换机制为基础,聚焦个人碳减排活动。
被居民们亲切称为社区里的“友情换物”,通过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交易实体站点,搭建各类特卖集市,进行环保科普等多项交汇活动,真正做到联动、互通、融合。闲暇之余,居民们在社区的市集和可回收物中转站内济济一堂,互相传递温暖与热情。“这就像是一场寻宝活动,人人都乐享其中。”
中器的绿色使者积极投身社区一线,在多个小区定期开展线下交换活动,如“僵尸车进社区”、“二手好物交换”、“3公斤宣传便民服务”等,建立“社区常态化交流活动”。通过宣传和教育倡导环保理念,提高公众对环保认知参与度,让更多市民以环保为己任,助推生活化场景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工作。
写在最后
物品从新到旧,从无到有,它们或被保存,或被丢弃,或几经流转,进入更多可回收物中转场域,开始新的轮回。
二手经济兼具社会效益和环保价值,中器从打通“最后一公里”到“实现零距离”,助力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器人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突破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壁垒,奏响未来发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