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nnermcbanner
新闻中心
news
零碳园区,启动!
2025-07-15来源:

   0707-0713

  

  导读  

  01|三部门: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02|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  

  03|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  

  04|全国三年固废专项整治行动破局与挑战  

  05|激活市场力量,政策及金融支持赋能大型活动碳中和  

  06|中器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赴中器研学活动,织就绿金环保新章,智探可持续未来  

  07|中器将受邀参加第十届上海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  

  08|中器环境,专业之道!

    01 新闻速览  


   三部门: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为零碳园区建设绘制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通知》提出8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推动园区供热系统实现清洁低碳化。二是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健全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三是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鼓励园区加快自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布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探索“以绿制绿”模式,支持高载能产业有序转移集聚。四是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健全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加强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五是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完善园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六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园区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七是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建设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强化用能负荷监控、预测与调配能力。八是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支持政府、园区、园区企业、电网企业、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探索新模式新机制。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  

  7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要求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提升执法质效。通知强调通过加强统筹计划与事前准备实现高效日常检查,强化非现场监控预警和精准溯源以实施精准个案检查,合规部署专项检查并严格控制其范围与频次,推行基于排污许可和信用评价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严格规范检查程序、推进联合检查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旨在提升检查规范性、精准度,改善环境质量并优化营商环境。  

  一、加强统筹计划和事前准备,高效开展日常检查  

  二、加强监控预警和监测溯源,精准开展个案检查  

  三、做好分析研判和报批备案,合规开展专项检查  

  四、强化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合理配置执法资源  

  五、严格规范实施行政检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  

  上海环境7月8日讯,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将于2025年7月至11月在全市范围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质量检查。重点检查2025年5月底前完成登记的单位,特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六个典型行业,以及登记到期情况、管理类别准确性和信息规范性。检查采取资料审查(依托国家平台和本市固定源系统)与现场核查(针对疑点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市区两级分工负责,要求各区完成到期筛查、典型行业全覆盖检查及其他行业5%抽查,市局负责市管企业检查、全市管理类别筛查及区级工作抽查。发现问题将督促整改,对降级管理(应领证)等违法行为移送执法查处并纳入信用评价,确保11月底前完成整改闭环。

  

  02 政策解读

  

   全国三年固废专项整治行动破局与挑战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等八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专项整治,剑指危险废物、工业固废、建筑垃圾非法转移倾倒乱象,遏制高发态势。  

  一、固废污染困局:从“生态伤疤”到“系统性风险”  

  工业废渣非法填埋致地下水重金属超标17倍,医疗危废混堆污染黄河支流,露天焚烧退役电池制造“生态死区”。全国年非法倾倒危废超500万吨,工业固废非法处置率高达12.7%。“污染黑产”形成完整链条:企业低价转卖危废,犯罪团伙伪造联单跨区倾倒。监管碎片化致京津冀交界现20处“边界污染带”,倾倒点距行政界线不足3公里。固废污染更引发复合风险,长江经济带相关区域儿童血铅超标率高出23个百分点。  

  二、专项整治的政策逻辑:从“运动式治理”到“制度性建构”  

  本次行动构建“排查-整改-巩固”三阶段体系,聚焦危险废物、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重点领域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灾区。科技赋能实现突破,卫星遥感+AI自动识别堆积物,无人机巡查使发现时间从72小时缩至4小时。八部门协同执法建立“环保认定+公安侦查+司法审判”模式,跨省案件办理周期缩短60%。  

  三、深层矛盾剖析:固废治理背后的利益博弈与制度短板  

  官商勾结形成隐蔽“生态毒瘤”。某省官员收贿2000万元篡改环评数据,致50平方公里土壤重金属超标;特许经营项目成骗补工具,企业伪造台账套取千万资金;环保督察遭遇“彩钢板遮污”式虚假整改。全国危废年产生量6000万吨与4800万吨处置能力形成缺口,83%中小化工企业无自建处理设施。  

  四、破局路径思考:从专项整治到生态治理现代化  

  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区块链技术实现固废全程可追溯,建设区域性处理中心(借鉴德国工业4.0模式,非法倾倒率<0.3%);建立处置成本共担机制,对再生原料企业给税收优惠(参考日本资源化法,资源化率达95%);在重点区域设跨省级协调机构,推“跨界污染治理长制”;修订《固废法》填补新型污染物监管空白,将非法倾倒入刑门槛降至行为本身,建全国监管“一张图”;推行阳光政务结合第三方审计,对官商勾结实行“一案双查”。  

  结语:三年攻坚的生态治理启示  

  三年攻坚重在建立常态化机制,唯有平衡发展与保护,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方能破解污染循环,为美丽中国写下新注脚。

  

  03 市场洞察

  

  激活市场力量,政策及金融支持赋能大型活动碳中和  

  为落实《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及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等有关要求,助力本市演出、赛事、会议、展览等领域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工作,推动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共四章二十一条,明确了适用范围、总体要求、实施流程、监督激励等内容。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流程包括制定碳中和实施计划、实施碳减排行动、开展碳排放核算及系统填报、推动碳排放抵销,以及发布碳中和证书或自我声明。同时,明确了举办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等主体责任,并鼓励公众监督。  

  作为相关配套措施,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后续还将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发布具体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同时结合“一网通办”建设相关管理平台,提供一站式填报与发布等服务功能,与碳普惠等机制相衔接,为本市大型活动碳中和提供全面的引导支撑。  

  第一章 总则包括适用范围、大型活动定义、大型活动碳中和定义、总体要求、责任主体、管理支持、管理平台等;  

  第二章 实施流程包括实施内容、碳中和实施计划、碳减排行动、碳排放核算及系统填报、碳排放抵销、碳中和结果发布形式、碳中和自我声明、碳中和证书等;  

  第三章 监督、激励和管理包括举办单位责任、技术服务机构责任、公众监督、激励措施等;  

  第四章 其他说明。

  

  中器动态

  

  中器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赴中器研学活动,织就绿金环保新章,智探可持续未来!

  图片1(1).png

  中器将受邀参加第十届上海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

     “城以善治显温度,优商惠企暖民心”。第十届上海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将于7月15日举行,中器集团董事长张学旺将作为企业代表获颁静安“城优十条”营商助力服务包,政企携手共创营商环境。

  微信图片_20250714150140.jpg

  中器环境,专业之道! 

  固废、危废处理,只是中器环境工程的...冰山一角!更多硬核技术场域将于近期发布!

  图片1(2).png

  聚焦绿色能源新赛道,共启政企合作新篇章资讯敬请关注近期【中器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