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01|李强总理:部署拓展绿色贸易!
02|2025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开幕
03|2025年上海市第二轮第五批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
04|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幕
05|上海单位生活垃圾“收运收费分离”,“量价匹配”精准收费
06|有效期5年,将深度影响市场走向 | 《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布
07|上海终于降温了!是谁给城市喂了 “退烧药”?
08|环保人的忙碌日常belike; 别慌!场面我还在控制!精湛从容,资源新生~
09|双11战利品?快递盒别扔!这样省一半钱
10|快来看看有你家小可爱吗?
01 新闻速览
李强总理:部署拓展绿色贸易!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汇报,部署拓展绿色贸易的有关举措,研究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和《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要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5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开幕
10月15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
10月16日,国合会2025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国合会年会的主题是“坚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合会中外委员、中外专家、合作伙伴等约400人参加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丁薛祥出席年会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出席“陆海统筹,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未来”主题论坛并致辞。
丁薛祥表示,“十四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同时,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愿同各方加强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中国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国合会发展壮大,为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黄润秋指出,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统筹推进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着力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陆海统筹的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陆源污染物排放控制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关键时期。中方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理念,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提升陆海统筹治理水平,加快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
国合会外方执行副主席指定代表、加拿大身份和文化部长兼官方语言及自然事务部长吉尔博出席论坛并致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出席论坛并发言。
2025年上海市第二轮第五批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有关要求,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市第二轮第五批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10月13日,本市第一、第二、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进驻黄浦、杨浦、嘉定三区。各区分别组织召开了督察动员汇报会。
本次督察组进驻时间为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31日。督察工作主要采取听取汇报、调阅资料、现场检查、走访问询等方式开展。督察期间,督察组将通过市级和区级相关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公开督察工作的有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期间设立专门值班电话和专门邮政信箱,受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电来信举报,受理时间为10月13日至10月30日每天9:00至17:00。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幕
10月18日,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举办。“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作为国内首个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教育公益活动,自2015年创办以来,广泛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已逐步发展成为展示城市绿色发展成果、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围绕生态文明对话交流的国际平台。
本届自然保护周以“科技”为主线打造超千场特色活动,包括“国际交流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生态践行活动”,“青少年主题活动”“科普场馆主题活动”等。与此同时,“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手机随手拍大赛”结合AI技术,以科普创作、City Walk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生态之美触手可及;“主题摄影展”“主题科普影视展映”则以影像艺术点亮科学之美,探索科学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让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凝聚发展共识。生态城市绿色光谱的点亮,象征上海将以科技为引擎,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共同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02 政策解读
上海单位生活垃圾“收运收费分离”,“量价匹配”精准收费
10月13日,《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再次征询公众意见,进一步规范征收关系,明晰责任主体,落实“收运收费分离”管理;同时在计量收费方面,增加120L、60L、10L等计量单元,按照比例关系折算收费标准,实现更加精准的量价匹配。《办法》公示期自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0月20日。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征集办法是针对2025年6月发布的《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后的二次征询,而此前的首次征询是针对2019年发布的《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沪府规〔2019〕28号)进行修订。
本次《办法》修订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是修改目的原则,突出绿色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资源循环再利用等内容,使政策目标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国家政策导向。
二是规范征收关系,明晰责任主体。落实“收运收费分离”管理,明确“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指定隶属机构作为征收单位组织征收工作,履行主体责任”,规避垃圾收运企业收费造成的廉洁风险。针对大型商圈多为物业或第三方企业统一缴费的客观情况,明确“征收对象可委托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缴费”。
三是缩小计量单元,提供精准服务。明确“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按产生量计收”,市级制定收费标准,明确“各区在市级制定的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范围内确定具体执收标准”,以适应区域差异性。在240L/桶为计量单元的基础上,增加120L、60L、10L等计量单元,按照比例关系折算收费标准,实现更加精准的量价匹配。同时,鼓励各区积极探索按照重量计量方式,推动前端末端数据协同。
四是优化核量方式,确保实收实缴。延续年度核量缴费的主流方式,加强收运量复核,防止“量多费少”。针对沿街小商户,提供先计量后缴费方式,防止“量少费多”。
五是推动线上缴费,更加便民利民。鼓励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全流程数据监管能力。明确“鼓励线上申报、线上公示、线上查询、线上缴费”,强化信息透明度,提升缴费便捷性。同时,优化线下缴费渠道,保障缴费公平性和特殊群体需要。
六是加强征收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征收单位应当依法规范征收。要求垃圾投放管理责任人设置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并及时清洗,收运企业配合计量和执行作业规范。
七是完善激励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明确免征单位范围,规范免征单位表述。建立健全激励政策和单位垃圾分类实效挂钩的工作机制,赋予各区自主权。建立健全退费机制,对于停业停产企业畅通退费渠道,对因政策调整的退费情况,积极推动“免审即享”。
八是加强制约措施,强化综合监管。建立健全计量复核、审计监督、日常检查等制度。明确依法追究征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明确对不配合征收工作的征收对象依法依规加强处罚,让基层工作更有抓手。
03 市场洞察
有效期5年,将深度影响市场走向 | 《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布
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重点,按照科学、民主、公正、高效的原则,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目标,统筹安排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坚持“一钱多用”,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符合条件的项目。
一、明确支持范围和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各类项目性质和特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节能降碳目标完成情况等,统筹支持各地节能降碳项目建设,适度向碳达峰碳中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突出的地区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倾斜。
支持内容包括:
(一)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的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降碳改造。
(二)煤炭消费清洁替代项目。支持煤电机组和煤化工项目低碳化改造。支持食品、烟草、纺织、造纸、印染等行业燃煤锅炉、工业窑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城乡居民采用地热能、生物质能供暖。
(三)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建设和改造。支持规模化规范回收站点和绿色分拣中心建设。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退役设备再制造。支持以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支持可降解塑料、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生产应用推广。支持“以竹代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生产应用推广。
(四)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支持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支持零碳园区、零碳运输走廊实现近零碳目标的供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工艺降碳改造等项目。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支持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建设。
(五)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碳排放计量、统计、核算、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包括碳排放数据管理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碳排放计量体系等。该方向仅支持政府投资项目。
(六)其他。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重大事项需安排支持的项目建设。
以上支持范围中,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煤炭消费清洁替代项目、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等项目支持比例均为核定总投资的 20%。对于地方政府投资的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东、中、西、东北地区项目支持比例分别为核定总投资的 60%、70%、80%、80%。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项目原则上全额安排。
二、监督措施
项目单位(法人)有本《办法》发布情形之一的,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当责令整改,明确整改期限,督促整改落实;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视情况停止拨付并收回已拨付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并可自处理之日起 1-3 年内暂停受理该项目单位(法人)中央预算内投资申请;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按照规定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依法依纪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中器动态
上海终于降温了!是谁给城市喂了 “退烧药”?
上海的秋高气爽总算上线了!给城市降温的不只是秋风,还有垃圾分类的小行动,绿色基建的大规划,以及中器专业至上的全流程技术方案、专项定制的一站式环保管家服务!
降温需合力,环保即“退烧”,中器倡议:你我都是城市的 “降温合伙人”!
环保人的忙碌日常belike; 别慌!场面我还在控制!精湛从容,资源新生~
世界粮食日|资源不浪费,不止于节流,更在于循环。
环保主理人的“收”放自如,稳控全场源自精湛技艺和精准交付;餐废油脂→生物柴油、咖啡渣潮品……
您的需求,中器接招,让每一份资源皆得其所!
双11战利品?快递盒别扔!这样省一半钱
以循环包裹黑科技和家庭改造小智慧,收获绿色拆箱仪式感,解锁减碳成就新勋章。
快来看看有你家小可爱吗?
智润科普,发现科学之美,开启知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