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器寄语
每周行业“碳”秘精选环保热点资讯,涵盖新闻速览、政策解读、市场洞察、技术前沿及中器动态五大板块,助您迅速精准把握行业趋势与机遇。分享中器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或成果亮点,彰显智造活力,担当新质使命。
一 新闻速览
精选本周环保行业热点新闻,一分钟快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01|新一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举行
1月21日,新一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一届专委会工作规则,听取了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和京津冀重大专项阶段进展汇报。生态环境科技是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部署,扎实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相关部门编制“十五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做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京津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实施管理,力争早日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积极谋划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02|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发布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和输配电碳足迹因子以及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采用国际通行标准,研究发布符合我国实际的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填补了国内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空白,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双碳”目标。
03|2024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第四季度和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分别发布
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4年第四季度(10—12月)和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PM10平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0%;O3平均浓度为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7%;SO2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NO2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CO平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1%。1—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PM10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O3平均浓度为14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SO2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2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CO平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第四季度,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1—12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图片
二 政策解读
针对本周环保相关政策文件,深入解读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响与机遇。
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发展清洁能源!
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着眼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若干领域提出了主要目标。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规划》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9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
一 是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 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三 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四 是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
五 是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
六 是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包括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七 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进农民福祉。
八 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其中提到,优化能源供给,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清洁能源。
九 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图片
三 市场洞察
环保行业的市场趋势分析,提出针对性市场洞察建议。
国家能源局发布重要数据
1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2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2024年12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99亿个,同比增长2.12倍,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5.8万个,同比增长21.29%,其中可交易绿证1.46亿个,占比73.29%,2024年11月份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59亿个,占比80.04%,绿证核发进入以当期可再生能源电量为主新阶段。
2024年1—12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47.34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截至2024年12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3.79亿个。基本完成对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2022年6月以来历史电量绿证核发。
2024年12月,绿证单月交易量首次破亿,全国交易绿证1.14亿个,创历史新高,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2155万个。2024年1—12月,全国交易绿证4.46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69亿个。截至2024年12月,全国累计交易绿证5.53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2.38亿个。
四 技术前沿
介绍最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应用,展示低碳环保创新活力。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8部门通知!
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目录》遴选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7大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列明了每项技术的工艺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参数、实际应用案例、生态效益等。各有关方面可据此了解相关技术的主要原理、路径方向以及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推广和使用。
五 中器动态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动态。
01
援滇干部考察团莅临中器绿循环公益中心,共话绿色梦想
1月22日,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会长王希佳带组织协调下,静安区发改委、人大办公室、纪检委、卫健委、投资促进中心、商务委及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等一行援滇领导干部,莅临中器绿循环科普中心参访,实地调研资源循环再生变废为宝的应用场景。
02
群贤毕至·智绘发展——宿松县委书记曹晓革率队莅临中器调研考察
1月23日,宿松县委书记曹晓革、副县长水涛、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祝志斌、县委办主任朱敏、上交所挂职领导范斌、招商中心主任刘凡、驻苏南招商联络局局长石雪峰一行领导莅临中器集团总部调研考察,旨在加强沪皖联动合力助推三角一体化,赋能家乡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器集团董事长张学旺等全程陪同接待。参加此次座谈的还有:周学兵、吴海涛、吴金美、韦伟、赵红兵、张勇等嘉宾共同参与。
03
中器集团进军工程车辆车容车貌管理,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推宣
车容车貌是上海市容环境、城市形象、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洁有序的车辆如同一座城市的流动名片。
作为美丽上海建设践行者,中器多维度提升车容车貌全面保障市容环境,运输车队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每一辆作业车辆以最佳状态出车行驶;中器自主开发《车辆管理智慧平台》,运输车辆管理更加“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智慧化”,开启绿色智慧运输新时代,持续为上海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