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声音
“收废旧冰箱、旧电视、旧洗衣机咯——”带着浓重口音的一声声吆喝,曾定格了一代上海人对废旧物品回收的印象。在上海这座城市记忆深处,刻在上海人骨子里的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这座城市文化脉络中的美德,包容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回收”这件事的尊重与坚持。
01
10个易拉罐能换1块钱
20世纪80年代,上海已开始实行居民区垃圾“袋装化”处理。“起初,当街道居委会宣布要实行垃圾袋装化时,不少居民都感到不解甚至抵触,突然要面对装袋垃圾的转变,自然有些不适应。”张阿姨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发现垃圾袋装化的好处。街道变得更加整洁,蚊蝇滋生的现象大大减少,空气里那股刺鼻的异味也逐渐消散。更重要的是,这一改变悄然激发了人们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兴趣。空瓶子、废纸张等这些“无用之物”,一夜间成了大家眼中的“回收宝贝”,而这些正为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打下基础。
“做人家”的上海人把家里的易拉罐、旧报纸等分类收集卖给废品站
在物质不丰沛的年代,“回收”是许多上海家庭的生活之道。陈阿姨回忆道,“我们会认真分类家中的废品,如旧报纸、硬板纸、旧锅子、易拉罐等,等待老伙计上门回收。我记得10个易拉罐还能换1块钱,卖来的零钱经常给囡囡买零食,所以囡囡比我还积极!”陈阿姨表示,以前还会将家里空瓶子做成浇花瓶、笔筒、风铃等手工艺品,既省钱又实用,还能给家里添点新意。
废塑料制成的工艺品
同时,上海开始提倡“七不”规范,“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成为每个小学生每天必背的内容,想来这也是学校初次将环保意识植入到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曾经的“七不”规范
千禧年左右的上海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废玻璃和废电池成为众多小区环境的隐忧。由此,上海某小区公告宣布启动废玻璃、废电池回收计划,并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三类,一时间引起轰动。热心居民王阿姨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带领团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推广分类理念,设置分类垃圾桶,组织宣贯活动,居民开始接受并主动分类,小区环境明显改善,他们见证了城市绿色家园的转变。
1997年,普陀区试行垃圾三分法分类
02
“你是什么垃圾?”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迎来垃圾分类1.0新时代。居民们开始学习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各区志愿者发挥骨干作用,日夜守在垃圾箱房前,督促居民正确分类垃圾。
-“你是什么垃圾?”
-“我是干垃圾。”
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对话成为当时上海垃圾分类推广期的生动写照。然而,这既反映了居民在适应新规定时的挣扎与困惑,也见证了垃圾分类意识逐渐走向正规化。
志愿者老陈向居民传授垃圾分类妙招
近年来,上海在垃圾处置方面不断创新。从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到沪尚回收,为更高效精细化管理,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在每个小区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在静安某小区里,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一安装就引来居民围观。随后一名志愿者驻守在设备旁,向大家讲解如何注册使用新设备。作为小区最早一批的“尝鲜者”,沈爷叔说,“注册挺简单的,我这个老年人都能学会,以后家里的废铜烂铁、废瓶子都可以丢里面,还可以换点买菜钱。”
“沪尚回收”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
小区边上,沪尚回收内的“二手好屋”也是沈爷叔喜欢去的地方。这是一个“以物换物”平台,居民们可以在这里交换闲置物品,从家具到电器,从书籍到玩具,应有尽有。李先生最近搬家到这个小区,由于新家空间有限,他决定将旧物品带到“二手好屋”寻找新主人。正巧王阿姨在寻找一个旧书架放置孙子的图画书,李先生的书架稳固耐用就成为王阿姨一眼相中的“宝贝”。这不仅是节俭循环的生活态度,也是社区互助互爱、增进邻里关系的桥梁纽带。
沪尚回收的“二手好屋”平台
写在最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五年来,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已养成,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已达97%,全市居住小区分类达标率已达95%,上海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将迈入3.0典范时代。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万物皆可回收的背后,是上海人“做人家”的处事之道,也有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他们用细微的行动实践着“变废为宝”的理念,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世界大同的可持续大潮!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