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半年度工作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02|数智静环APP升级上线,五大功能优化装修垃圾清运服务
03|中欧领导人联合声明:绿色是中欧合作鲜明底色,协力推动各自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0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公布,9月1日起施行
05|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预计达3.3万亿美元,中国贡献显著
06|中器,捷报再传!
07|魔都再引领!上海碳普惠上线!中器速薅指南助您一键“捡”钱!
08|进博会倒计时!中器邀您观赏2025上海城市形象片!
01新闻速览
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半年度工作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7月2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半年度工作会议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推进会,总结上半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面临
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会议通报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成因、执法监管和重点工作进展等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点评上半年工作成效亮点、问题短板和下半年
工作形势要求、目标任务,提出工作思路和建议。
会议指出,要咬住目标指标,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收官保卫战攻坚战。要突出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化作风
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专业能力、牵头统筹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力。要聚焦重点关键,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会议
强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要增强信心、锚定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要提升政治站位,有力有序推进整改,全力以赴抓落实。
数智静环APP升级上线,五大功能优化装修垃圾清运服务
静安绿化市容7月22日讯,为提升装修垃圾清运管理效能,静安区数智静环APP完成优化升级完成试运行。新版平台聚焦“数据透明、流程
规范、服务便民”三大目标,推出五项创新功能,进一步打通居民、物业、收运单位三方协作通道。
一、夯实数据根基,打造“一小区一档案”
二、创新流程机制,增设物业企业线上确认功能
三、优化服务体验,实时展示预约进度
四、强化信息公开,首页直观展示街镇清运价格
五、提升界面交互,打造简洁易用操作平台
目前,区绿化市容局正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线上指导、手册发放、实操演示等方式,推动APP在全区住宅小区全面覆盖,助力打造更高
效、透明、便捷的垃圾清运服务体系。
中欧领导人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
席冯德莱恩。中欧领导人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认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中欧合作鲜明
底色,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双方同意共同发挥引领作用,致力于:
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流动,使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加强在能源转型、气候适应、甲烷排放管控、碳市场、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双边合作,协力推动各自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02政策解读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公布,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5日讯,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近日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5年第31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
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3年第2号)同时废止。这意味着节能审查工作迈入新阶段,推动节能降碳工作迈上新
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源头把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无序扩张
《办法》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煤炭消费量50万吨及以上)项
目纳入上收范围,禁止将“两高”项目节能审查权限下放至县级机关,并要求项目节能报告深入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及行业产能、市场运行情
况,提供制度保障。
二、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发挥节能降碳调控引导作用
《办法》要求分析项目对地区碳达峰形势及节能降碳目标的影响,坚决叫停不符合要求项目;严格对标能耗限额、能效标准及重点领域能效
标杆水平,督促项目开工前优化技术路线和设备选型,确保能效碳效达先进水平。通过引导能源要素向高能效、高效益产业集聚,推动投资项目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减少排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改善,支撑节能降碳目标完成。
三、强化制度创新,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要求
《办法》将碳排放评价整合至节能审查制度,强化碳排放准入管理,突出控制和压减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要求国家发改委审查的项目均开展
碳排放评价,地方对碳排放量较大且可能影响地区碳达峰形势、碳排放强度目标的项目同步开展评价;将年煤炭消费量1000吨以上项目纳入节能
审查范围,强化煤炭消费控制,支撑碳排放控制目标实现。
四、严格法律责任,加强项目审查全链条闭环管理
《办法》细化未批先建、未通过审查投产等问题的处理措施:对擅自开工或投产项目,责令停建停产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项目仅出具证明,
不再补办审查手续;对建设前、中、后发生重大变动的项目,规定审查变更、整改及处罚要求;细化审批、验收、日常监督、信用监督等部门职
责,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保障制度落地。
《办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节能降碳新形势,系统完善节能审查制度,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推动高质量降碳提供支撑。
03市场洞察
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预计达3.3万亿美元,中国贡献显著
中国电力报7月22日讯,日前,国际能源署《2025年世界能源投资》(下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全面介绍了2024年全球能源投资新情
况,为追踪能源领域的资本流动提供了全球基准,并探讨了如何评估燃料和电力供应、关键矿物质、能源效率、能源技术研发和能源融资等领域
的风险与机遇。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约2.2万亿美元将集中投向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的投资将达到约1.1万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德(TimGOULD)认为,在经济前景和贸易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能源投资亟须畅通沟通渠道,
全球对话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基于此,国际能源署也呼吁调动更多国际资金投资发展中经济体的清洁能源项目。
我国则在提供清洁能源产品方面扮演着领导角色,特别是在电动车、光伏、太阳能产品和绿色技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能源基金会国际合作
执行主任张慧勇表示,我国既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清洁技术投资国,目前我国在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应对各种复杂性问
题方面经验丰富。《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5年,在全球能源投资领域,中国投资已经占到四分之一以上。
国际能源署能源投资部主任塞西莉亚(CeciliaTam)表示,国际能源署一直密切关注全球能源投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的发展。“中国是非常成功的范例,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大巴等在中国都有非常高的普及度,这些经验都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对中国设备
制造商来说也商机无限。”塞西莉亚表示。
中器动态
中器,捷报再传!
中器集团下属上海中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凭借卓越实力又成功获批“2024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一认证是对中器环境工程在“专业
化技术、精细化服务、特色化模式、创新化发展”路径的高度认可,亦是对环保领域持续深耕的充分肯定。
魔都再引领!上海碳普惠上线!中器速薅指南助您一键“捡”钱!
身边的上海碳普惠上线,最便捷的操作指南,看中器手把手带您四大场景获取碳积分!
进博会倒计时!中器邀您观赏2025上海城市形象片!
7月2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2025年新版城市形象片《上海新一刻》
(SHANGHAI NEW MOMENTS),该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